說起體檢,肯定都是用醫學儀器對身體各種指標進行檢測的西醫體檢。但如今中醫也可以“體檢”了,這就是中醫的體質辨識。
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體質課題組歷經30余年研究,通過對21948例流行病學調查得出結論:中國人可分為9種基本體質類型,即平和質、氣虛質、陽虛質、陰虛質、痰濕質、濕熱質、血瘀質、氣郁質和特稟質。
“我們會通過量表讓每個人判定自己屬于何種體質,還會羅列出每種體質易患的病種,然后為個人提供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整,降低得病的可能性。”課題組組長王琦說,“正因為體質辨識可以了解疾病走向、降低罹患疾病的幾率,所以被稱為"中醫體檢"。”
“例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,中風屬于痰濕體質多發病癥。如果你是這種體質類型,按照我們提供的措施調整生活,可以減少患病幾率。”王琦解釋說。
中醫體質辨識被納入2009年底頒布的《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》。《規范》是為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制定的,為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時給予參考依據。
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體質辨認重點研究室成員靳琦認為,傳統中醫學講究“養生避邪”的個體預防,但是在預防疾病方面缺乏大規模推廣的模式。體質辨識讓中醫進入了群體預防體系,為大面積人群“治未病”提供方法與途徑。
長按另存為,然后打開微信掃一掃